潼南稻田综合种养植专业合作社规划报告(稻田综合种养的生态意义)
作者:潼南稻田综
-
.jpg)
三、组织构建、资源整合、管理规范。
统筹安排、合理布局、完善各项管理制度,发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作用,加快推进农民技术员培训学习和交流。在组织开展“三送”技术服务和“三品一标”认证,加强基础农资市场监管的同时,积极争取上级部门、县(市、区)等部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,逐步建立“三品一标”认证体系,帮助农民完善质量安全监管制度,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农业生产规范化。
四、责任落实、考核奖惩。
县(市、区)要充分认识举办蔬菜产销对接暨信息进村入户活动的重要性,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,按照“全面覆盖、同步行动”的要求,加强指导服务工作,督促专业合作社、家庭农场、农资店加强宣传,落实各项责任,加强监督检查和整改,不断提高入社农户的质量安全意识和意识。县(市、区)要充分发挥财政、审计、检验、工商等部门的资金和技术优势,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公开制度,加大行业自律,有效提高从业人员质量安全意识,树立执法监管和社会监督作用。县(市、区)在实际工作中,要注重会议、报送会商机制,加大宣传推介力度,指导农户如何对接市场、利用放心农资、施药知识、如何减少农业投入品投入品使用,解决农业投入品使用的安全问题,强化质量监管,严格落实责任,为规模化经营和农业生产保驾护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