桐城绍兴流域原生鱼家庭农场立体种养模式设计

作者:桐城绍兴流 -
桐城绍兴流域原生鱼家庭农场立体种养模式设计
桐城绍兴流域原生鱼家庭农场立体种养模式设计中采用三边防护、面积和设置、无机械设施、水草种养及鱼虾生态养殖等农业系统。
浦州区区主要负责场内各种渔业生产、水产养殖和休闲观光等活动,此次的养殖,将对整个桐城渔业发展、休闲观光游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。同时,这种立体种养模式还将发挥鱼肉、蚯蚓、蔬菜等原生态产品、水产品、食用菌等优势,以最快的速度向消费。
浦州区畜牧局局长周长和指出,该区养殖鱼类具有生态环境优良、自然资源丰收、劳动力资源丰富、当地政府对渔业发展的高度重视,并认真做好当地乡镇政府的工作,积极申报水产养殖场名单,形成了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的新型产业链,今年,养殖场内养鱼量达2500万尾,产出的淡水鱼销往本省各市,增加产值5000万元。
浦州区有了从外省引进优质苗种的做法,与外省养殖企业签订《浦州区省级水产养殖合作社示范推广合同》,提高了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。同时,积极培育养殖大户、养殖专业合作社,发挥各自优势,在浦州建设基地和繁殖苗种基地。
产业规模化发展,规模化发展是浦州区特色水产养殖的重要抓手,也是浦州区进一步构建“万名示范户+养殖户”“菜篮子”基地、“虾—稻—鱼”“渔—菜”“鱼—菜”等产业规模化发展的经济支撑。今年以来,全区共培育龙头企业1819家,其中通过水产苗种培育和繁育的生产专业合作社717家,专业大户106家,家庭农场70家,现代化养殖规模不断扩大。
以2009年为例,全区已建成培育省级家庭农场10个,年产水产苗种15亿尾,年直接增加农民收入890万元。下一步将在下一步工作中继续加强“三项纪录”,推动全市生产基地建立,力争建设300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,年产水产苗种1000亿尾,再创500万元农民收入,全面提升农业科技进步。
通过以上举措,,有效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,提高土地产出率,促进农业现代化、规模化、标准化、品牌化。全区有3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、100家家庭农场联合社、11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联合社和1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,注册的农业商标、商标已经通过了注册。各级农业部门也加强种养地力保护,进一步实施统一技术、统一种养标准、统一规程的“四统一”生产管理模式。

相关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