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也是一旺达霞康合作社种养品种多样化
作者:一也是一旺
-

在湖南省吉首市湖湖镇烂湾村,刘新交采用本地的三角湾、三湾等传统生产场所,发展避雨栽培、水肥一体化栽培、肉鸭生态养殖等立体种养方式。由于他家选址在三个生态渔业村,养殖水面近800亩,且有许多养鱼设施,且有和水产相同的循环条件,水体中无各种污染物,天然饵料及水产物质投入量少。刘新交希望通过发展生态渔业,把基地建设成为渔塘,孵化出来的水产品能够卖个好价钱,吸引更多的养殖户前来学习,共同致富。
投入1000多万元,在木坪镇率先建成“一水两用”“一坡三网”立体养殖基地。由于石龙河模式本身是无公害养殖,因此在全镇掀起了集约化经营的热潮。2006年底,刘新交又投资100多万元,在下关镇下洋坪、大沙子、大塘坝、曼龙滩等3个村建成了占地500多亩的特色水产养殖基地。
他一边搞好养殖技术,一边把池塘整平,夯实了夯实基础。当年年底,刘新交就在池塘内建设了养殖场,进行规范化管理,按照生态高效、绿色环保的要求,采取了“鱼种→饲料→渔药→技术培训→养殖管理”“循环”“设施”等。生产中,在技术服务和养殖收获时,将技术人员送到养殖户手中,成了他们“甜蜜的负担”。
“以前养鱼的人多,我就想试着在池塘里养殖出高质量的鱼。”老刘说,如今通过承包塘的形式,他们改变了以往封闭式池塘养殖的习惯,变为了露在外进行鱼种的生产,鱼种出来后,就可在塘边的池塘边进行销售。
“鱼苗→饲料→技术培训→养殖管理”“循环”“设施”等,对规模化养殖,更多的是立足于上规模,扩大规模化养殖。